苗族的传统乐器是啥(苗族的传统乐器是啥)

时间:2023-01-14 12:29:21 作者:叶文波 来源:互联网

网上有很多关于苗族的传统乐器是啥(苗族的传统乐器是啥)的知识,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苗族的传统乐器是的问题,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,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!

本文目录一览:

1、苗族的传统乐器是

2、苗族的乐器有哪些

3、苗族的传统乐器是什么?

苗族的传统乐器是

土家族“咚咚喹”,既是一件结构奇特的吹管乐器,也是一种民歌歌调的体裁形式,同时,在湘西,它还是器乐与声乐所共有的常用曲牌的名称,并且,“咚咚喹”也作为歌调演唱时的衬词、衬句。

咚咚喹亦称“呆呆哩”。土家语称“早古得”,土家族单簧竖吹乐器。咚咚喹制作虽然简单,却能吹出欢快清脆的旋律,故深受土家族妇女、儿童的喜爱。

土家族咚咚喹吹奏

(渊源)

咚咚喹有着悠久的历史。关于咚咚喹的起源,土家族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: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之时,四处抓壮丁,有个名叫“咚咚”的土家族小伙子也被抓走了。他走后,已身怀有孕的妻子巴列遭到狠心婆母的百般虐待。孤独无助的巴列每日登山北望,苦盼夫归。她还信手扯根小竹,削成竹笛,吹唤丈夫“咚咚归”来。就这样,日复一日,她不停地望着,吹着,盼着,最后竟死于山上。人们同情她,也为她的精神所感动,便纷纷仿制她吹奏的竹笛,替她呼唤亲人“咚咚归”。后来,这种竹笛便被称为“咚咚喹(归)”了。

(特色)

艺术形式

咚咚喹亦称“呆呆哩”。土家语称“早古得”,土家族单簧竖吹乐器。咚咚喹制作虽然简单,却能吹出欢快清脆的旋律,故深受土家族妇女、儿童的喜爱。咚咚喹可独奏或重奏,经常两支在一起对奏,音色明亮,曲调轻快活泼。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、桑植、保靖、永顺,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、鹤峰等地。

结构特征

土家族咚咚喹

咚咚喹用细竹管制作,管身长15~20厘米。内径O.41厘米。竹管上端留有竹节,在节下切一斜口劈出薄片为簧。管身正面将外皮削平,管壁开有三孔或四孔,一端切断为空管音孔。有1 2 3 5与51 2 3两种不同音阶的体制。咚咚喹的曲牌丰富,一般都有固定的标题,表演时有独奏 、齐奏或合奏 等各种不同的演出形式。

演奏技巧

演奏时,口含簧片,竖置吹奏。咚咚喹音高随管身长短和音孔位置的不同而变化,能吹出四五个音。三孔咚咚喹可发出(g1、a1、b1、d2)4个音。四孔咚咚喹,可发出(d1、g1、a1、 b1、 d2) 5个音。第三孔可奏出各种装饰音。其传统曲调有固定标题,如“咚喹咚喹咚喹”“巴涅咚咚喹”“利利拉拉咚咚喹”等,有的还配有唱词。

(传承)

土家族吹奏咚咚喹

“咚咚喹”是土家族独有的一种民间乐器,因制作简单,容易学会,所以在土家族地区广泛流传,深受土家族人喜爱。“咚咚喹”作为土家族音乐的一种外化形态,有其独特的结构、句式与演奏形式,同时它联系着土家族习俗、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,承载了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,它除了人们娱乐或传递感情外,还具有土家族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,十分吻合中国古代朴素的音乐美学观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土家族“咚咚喹”这种富有独特价值的民间音乐已越来越鲜见,流布区域日渐萎缩,传承人锐减,土家族聚居的湘鄂渝边区,除龙山洗车河流域和里耶管理区及与之毗邻的永顺、保靖的少数边邻村寨外,其他地区已基本失传。

2006年,土家族“咚咚喹”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08年,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苗族的乐器有哪些

苗族乐器有管乐乐器、弦乐乐器、打击乐器。管乐乐器:有芦笙、芒筒、夜箫、姊妹箫、笛、唢呐等。弦乐乐器:多为伴奏乐器,主要有二胡、古瓢琴、月琴等。打击乐器:有铜鼓、木鼓和皮鼓。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喜ài、最常用的yī种簧管吹奏的民间duō声部音乐乐qì,由六根长短不一,内装大小bù同的tóng簧片的竹管开yǒu音孔,吹奏时只xūàn其音孔就可产shēng不同音响效果,形成和音、和弦。从吹奏形式来看,芦笙可分为四类:一类为pái芦笙(也称为套芦笙);一类是由两支音阶相差两个八度的大芦笙和小芦笙组成的mǔzi芦笙;一类是由一对音质、音量、音阶完全一致的芦笙组成的对芦笙(也称为齐奏芦笙);一类是由高中、低音阶相差各一个八度的三支芦笙和九至shí五支莽筒组成的莽筒芦笙。套芦笙有两种,一zhǒng由高音、中音、低音、倍低音四支四个八度芦笙组成,长短不一,长的有丈余,短的有尺许。高音lú笙有六音,中音芦笙有三音,低音芦笙有二音,倍低音lú笙只有一个和弦伴奏音;一种由特高芦笙、高音、中音、低音、bèi低yīn六支芦笙组成。芒筒树干挖空huò楠竹做成筒,内装一根带有簧片de竹管;使用时吹奏竹管,靠筒内的共鸣和yīn伴奏,声音低沉宏亮,雄沉深厚。一支莽筒只有一个音,不用它独立吹奏曲调,只能起到为芦笙伴奏的zuò用。萧筒:一种吹奏乐器。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,以及云南、贵州省的苗、彝、yáo族地区。用小竹制成,全zhǎng 30― 40 厘米 ,竹管shàng开有 5 到 7 个按音孔,吹口部分有所不同。瑶族萧筒顶端和后方开一出音孔。彝族和苗族的相似,是在萧筒的顶端堵一木sāi;在木塞的后部开一出音孔。声色轻柔,用于日常娱乐生活。芒筒:亦称 “ 芦笙筒 ” 。也有写作 “ 莽筒 ” 的。shì流行于贵州、广西的苗族、侗族地区的吹zòu乐器。在一根细竹管靠下端五分之二处安上一个簧片,然后将此簧管放入大竹筒中,做为它的共鸣筒。芒tǒng大的有 200 lí米 左右,小的yǒu 40 厘米 左右。音色dī沉雄浑,作低音配合芦笙qí奏。唢呐普遍流行于黔东南苗zú各地,样式与汉族相同,有的地区配有大号,有五孔、六孔和八孔几种,一bān有成套曲调,旋律很强。苗zú大唢呐:苗族竖吹双簧乐器。外形和汉族地区的唢呐相同,但形体硕大,音色低沉浑厚,常用于民间吹打合奏,shì很有特色de低音乐器。流行于四川筠连、洪县和云南威信、彝良等苗族聚居dì区。xiāng传 200 多年前的清代,戏曲艺人将流行于南方de小唢呐三吱zi改成了中音唢呐二节子,后来又把各bù位的尺寸àn比例放大,才逐步发展成为现在苗族rén民喜爱的大唢呐。演奏大唢呐时,因管体较长,上轻下重,需要坐势吹奏。奏者jiāng左腿搭在右腿上,把唢呐碗靠在左腿上。大唢呐的音域由 bB ~ B1 ,有两个八度。演奏形式分为单吹和群吹(多人一qǐ吹奏)两种,常用于婚sàng喜庆活动。每当苗家红白喜事或修盖房shě之际,民间艺人便敲锣打鼓、登门吹奏。唢呐曲调租犷、质朴,最适于biǎo现深沉、稳健dexuán律。大唢呐由哨子、尖子、子杆和wǎn四部分构成,通体木zhì,全长约 120 lí米 。唢呐哨用野màizi(又称油麦子)的麦杆,它的采摘和制作很有讲究,必须在野麦子含苞时进行采摘,麦gān需蒸露处理,即白天用热气蒸一次,晚上放在露天地上让露水淋一夜,但不能受雨淋。经蒸露九次后再修剪加工,方可使用。尖子起着lián接哨子和子杆的作用。予杆即唢呐杆,用当地出产的一种空心木棍制作,杆身上开有 8 个(zhèng 7 背 1 )圆形音孔,自下而上称为第一至第八孔。第一孔(即底孔)至杆身底端的距离与第八孔(即背孔)至杆身顶端的距离相同。唢呐碗较大,采yòng当地生长的一种木质较硬的山棘子树干制作。其尺寸通常以杆底端至第四孔的高度为准,故在苗族民间艺人中流传着掩三个半眼(即把子杆放jìnsuǒ呐碗lǐ,正好看到第四孔的半个眼)的说法。如今的唢呐碗,已大部分在碗口处jiā上了一圈薄铜片,既zēng大了音响gòng鸣,又使音色更加深厚。yè箫、姊妹箫是地区性乐器,yǒu五音孔和六音孔之别。五音孔夜箫有簧,音质柔和纤细,柔情,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吹奏的乐器。横笛也是地区性乐器,有五音kǒng和六音孔,七音孔之分。无簧,音质清脆响亮,yě是青年nán女传递感情的媒介物。弦乐lè器黔东南苗族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,主要有 “ 古瓢琴 ” 、二胡、月琴等几种。“ 古瓢琴 ” 流行于丹寨县排调镇一带,是民间古老的乐器,状如半边葫芦瓢,故称 “ 古瓢琴 ” 。该琴将一泡桐木削成半边hú芦状,挖空后另削一块薄木板盖住,着两根牛jīn弦,安一码头,弓为马尾丝或棕丝,一bān为二至四弦,yòng左手按xián,右手推弓,音质流雄浑厚,为男女青年对歌shí伴奏huò跳舞用。此外,还有二胡,月琴等,多用于对歌伴奏用。打击乐器苗族打击乐器有铜鼓、木鼓和皮鼓。铜鼓是苗族人民珍惜和喜爱的一种民间乐器,已有上千年历史,其形状不仅苗族各地相同且与其他民族相同,黔东nán苗族铜鼓属麻江型,直径最dà的约有 100cm 左右,一般为 50―― 60cm 。铜鼓制作精细,鼓面为浮雕图案,中心为日光形,边缘刻有蛙、龟、牛、马等主体装饰,鼓身全部有花纹围绕,fēng富duō彩。打击时,常以小木tǒng于鼓背助音,其音zhìxióng浑深厚,锐耳圆润,传声甚远。木鼓:各地式样不同,大小不等,大的直径有尺许,小de只有四五寸,长约五尺,短约一尺,将树干wā空后两头蒙以牛皮而成,作为祖先de象征,无故不能乱动。此外,皮鼓、手鼓、腰鼓等乐器经苗族千百年来的兼收并蓄和gǎi造,已成为苗族人民的民族乐器之一。板凳:流行于贵州苗族地区的打击乐器。板凳用坚硬的木料做成,长 20 厘米 左右,宽约 15 厘米 。演奏时,左右手各持一个,互相碰fā出声yīn,音色清脆、响亮。

苗族的传统乐器是什么?

miáo族的传统乐器有芦笙、芒筒、夜箫、箫笛、月琴。芦shēng为西南地区苗、瑶、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,

芦笙的简jiè

芦shēng为西南地区苗、瑶、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。发源于中原,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,其前身为汉族的竽。在贵州各dì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,素yǒu芦笙之乡、歌舞之乡的称誉。

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ài的一种乐器之一,少数民族也大多数都能歌善舞,逢年过节,他们都要jǔ行各式各样、丰富多彩的芦笙会,吹起芦笙tiào起舞,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。

以上就是关于苗族的传统乐器是啥(苗族的传统乐器是啥)的知识,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苗族的传统乐器是的知识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!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文章推荐:

阿拉伯半岛属于哪个国家(阿拉伯半岛属于哪个板块?)

形容山路很难走的句子(形容山路很难走的句子有哪些)

诲怎么读(淳怎么读)

门垫的选购技巧有哪几种(门垫的选购技巧有哪些方法)

山竹怎么吃怎么打开(山竹怎么吃怎么剥皮)

珠江钢琴天津(珠江钢琴推荐)

蔓越莓干能放多久不变质(蔓越莓干保存时间)

陕西订婚流程最全详细清单(陕西订婚男方要准备什么)

随机推荐